为深化院际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团学工作创新发展,3月18日,管理学院联合材料与环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举办"团学组织的职能优化与适应性变革"主题论坛。三院团委负责老师邓昊、黄海雯、韩燕及主要学生干部代表参与研讨,通过经验互鉴、问题共商,探索新时代团学工作新路径。

(论坛现场)
【经验互鉴:传承创新共谋发展】
管理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彭晓芳以《廿载耕耘育芳华》为题,通过历史影像与数据图表,系统回顾了管院团学20年发展历程。重点展示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矩阵建设、三级联动活动组织体系等特色工作模式。其特别指出:"跨学院对话机制打破了传统工作壁垒,各院团学既直面活动创新性不足、沟通机制低效等共性问题,更通过多维视角碰撞出破局思路。"

(彭晓芳为全体参会人员作报告)
【问题研讨:思维碰撞凝聚共识】
在自由研讨环节,三院代表聚焦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材料与环境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吕超明提出:"建立院际资源共享机制,可有效提升活动策划质量与执行效率。"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黄灵闯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通过跨学院联合调研,能更精准把握学生需求特征,这为我们优化品牌活动提供了新思路。"现场就需求调研机制优化、新媒体宣传创新、学生干部交流等方向达成合作意向。

(三院学生干部深度对话)
【未来展望:协同育人再谱新章】
论坛闭幕环节,三院就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达成共识,计划通过定期联席会议、专项工作小组等形式深化合作。邓昊老师总结强调:"要构建'需求共研-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团学共同体,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管院代表彭晓芳倡议:"以协同创新聚合发展动能,共同打造让同学有获得感、让青春有共鸣感的新时代团学生态。"

(邓昊老师作会议总结)

(彭晓芳在会上发出倡议)
本次论坛形成系列典型案例,梳理出多项改进方案,为团学组织改革提供实践参考。三院团委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共绘协同育人新图景。

(与会学生干部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