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上午,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系主任饶圆带领2024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们走进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共同参加了“文约八桂 信铸千秋”——广西各民族契约文书档案里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故事”专题活动。
上午9时,“文约八桂 信铸千秋——广西各民族契约文书档案里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专题活动启动。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谭静教授博士从学术角度解读了契约文书的形成、功能和价值,;古籍抢救搜集人韦海科、古籍收藏人覃瑞谋分享了民间契约文书的搜集保护经历。分享会后,师生同学们见证了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副馆长张立与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方维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副馆长吴文婷向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出版社颁发档案捐赠证书的重要环节。

南宁市国家档案馆二级主任科员卢胜坚主持签约仪式
上午10时,在卢胜坚科员的引导下,同学师生们移步至档案馆一楼大厅,成为首批参观该专题展的观众之一。展览集中展示了珍贵的广西各民族契约文书,同学们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些承载着历史信义与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智慧的历史原件。

学生在观摩契约档案文献
专题活动结束后,南宁市国家档案馆的陆科长带领师生门参观《难忘岁月—知青档案专题展》,泛黄的书信、照片和日记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在缩微档案阅览室,师生共同走进“那书苑·南宁市国家档案馆书廊”,深入了解了南宁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音像档案阅览室通过视频与实物档案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广西民族文化工作的成就,其中古老的壮族服饰引发了学生对少数民族工艺的关注。

师生参观《难忘岁月--知青档案专题展》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研究学生王璐瑶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了解了契约文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也切实理解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内涵,她认为表示这些档案是民族互信的见证,也是我们需要守护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学研究生刘杰在参观了《难忘岁月——知青档案专题展》后说到表示,泛黄的日记和老照片不仅让他直观地感受到了知青们在艰苦岁月中的奋斗精神,这些档案既是历史的见证,也让他对档案承载的时代记忆有了更深的理解。

合影留念
活动最后,全体师生和南宁市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档案馆大厅合影留念。此次档案馆之行,让同学们跳出书本,在真实档案场景中,不仅理解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也深化了对档案在文化传承、民族交流中价值的认知,激励着大家未来继续以专业之力,讲好档案里的民族故事,传承多元一体的文化根脉。